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解放日报】处理“邻避问题”要综合施策

发布日期:2018-10-23 字体:[ ]

吴涛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要科学统筹、优先解决;要结合实际,既抓全局的重点,也抓局部的重点,做到大局小局一盘棋。这一科学统筹的方法论和重要思想,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好“邻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引入多学科视角

邻避问题,国外一般称为 “Not In My Backyard(不要在我家后院)”,是城市化进程中较易出现的新型公共问题。一定程度上说,它是衔接不畅、配套缺失、历史遗留以及急功近利、补偿标准等多重因素引发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副产品,具体表现为反建垃圾处理厂、火葬场、变电站等。这些设施被认为有可能对周围环境、居民健康造成威胁,以至于所在社区的民众不愿与其毗邻。

科学统筹处理好邻避问题,需要深入分析邻避问题的状况、类型和问题,并提供积极有效的对策建议。科学统筹的方法要求我们整合理论和实践中已有分析视角的长处,以实现多学科视角下的邻避问题及对策研究,包括经济学和政治学研究、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等多学科视角,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研究的结合。

一是分析国外经验。通过国际经验中城市化历史进程的逻辑分析和邻避问题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分析阶段性特征和相关因素,总结其对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的借鉴意义。

二是归纳当前现状。面对邻避问题的不时出现,需要进行深入分类和归纳分析。可从现行的行政体制、危机管理机制、公共政策、法律法规中提炼、总结和归纳邻避问题的特征,描绘和把握城市化进程中邻避问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总结和归纳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和要求,进而从典型案例的分析中提炼出邻避问题的类型和阶段性特征。

三是典型案例分析。通过中外案例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研究,把握现阶段邻避问题的发展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注重引入社会心理因素和利益分析视角。同时,可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出发,以民主促民生,以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和事后总结来进一步构建完善邻避问题管理体系,找到坚持民主协商、维护社会稳定和合法合情合理应对邻避问题 “三位一体”的机制和途径。

四是对策探究与优化组合。基于邻避问题中的具体问题,比较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多重手段的组合式运用及国内外处理邻避问题的经验得失,进而根据邻避问题的成因、类型和难点,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

在实践中,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问题还面临较为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教育水平和民意表达机制、公共话语空间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在对策研究中,有必要在公共治理的战略思维下组合运用经济补偿、公民参与、危机公关、政策行销、心理引导等多重手段,在邻避项目的设置前、建设中、建成后形成全过程的危机对策链条,将邻避问题的风险评估、源头治理与危机防控、危机善后结合起来。

坚持以民主促民生

在我国,邻避问题的发生主要有着两个根源:一方面,一些地方缺乏科学、长远的总体规划,或有规划也不严格执行,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城市设施的功能关系,没有特别顾及相关设施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居民不通过法律和其他合法渠道反映意见,而往往选择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做法。此外,由于部分人的科学素养不高,加上信息不透明、谣言蛊惑,使得邻避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

在此情形下,提升相关各方的主体精神,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政府包办一切,不让居民参与显然是不对的,但无政府主义式参与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以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表明,无论是政府还是居民,都缺乏现代共治精神。这是解决邻避问题的深层次 “集体无意识”,必须予以重视。

从根本上来说,解决邻避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配套建设,尽可能减少公共设施对居民的负面影响。对可能损害市民的敏感工程,可以在公开信息、深化沟通的基础上,通过适当降低房价或税收的途径加以解决。

从长远来看,邻避问题是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邻避设施本身是人类通过科技和工业进步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矛盾体,这一矛盾体的解决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现代化,即科技进步和城市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及市场化来加以缓解与克服。

就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问题而言,它们往往是公共政策的副产品,又常因法律法规的协调性、统筹性欠缺或缺位而难以及时平复,加之复杂的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极易成为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隐患。为此,有必要坚持以民主促民生的理念,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公共部门的公信力。

特别是,要重视心理引导,以信息透明、实时监测、现身说法等手段来化解民众害怕、抵触的心理。一是将危机处置、舆情引导与源头治理、风险评估相结合,有效引导社会组织与民众的有序参与;二是将新型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探索与法治思维、协商民主的实践运用相结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将专家的专业选址与民众的权利制约相结合,将公共价值、公共精神的引导与公民教育的路径探索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基层有活力,探寻中国特色的邻避问题解决之策。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