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上观新闻】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部署,传递出什么重要信号?

发布日期:2019-11-11 字体:[ ]

思想汇 2019-11-08 06:3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何立胜 管仁勤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拓展、完善,凸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张力、活力与包容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的部署。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内涵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把分配制度及分配方式、经济运行体制等包括在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中。

  •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论断;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毫不动摇”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起表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基本经济制度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是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定,对社会经济制度属性、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任何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是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所有制关系、改进所有制实现方式,为财产权利提供制度安排, 为所有制关系寻找合理的经济运行体制,通过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为所有制关系、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及其分配关系改善提供空间、促进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拓展、完善,凸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张力、活力与包容性。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中的所有制及其关系分配制度及其关系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内在统一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反映了生产资料归属关系,是具有本质性的、决定性的,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它决定了分配关系及其分配方式,也深刻影响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反映了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受所有制关系及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对所有制关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变革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映了社会的交换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受所有制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交易制度影响,对所有制关系及其实现方式有重要的作用。这三者内在统一,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与定型,对于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强大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必须坚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安排。

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并举,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健全完善二者共同发展政策制度,完善各种所有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加强产权保障,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在法律制度安排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要加强包括产权界定、合同与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判、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等,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各类产权得到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并依法监管。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二是优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安排。

从初次分配的角度看,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逐步转向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不仅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私有财产保护提供了支撑,而且有利于激发各种要素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

鼓励勤劳致富,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社会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由政府按照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中等收入群体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坚力量,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积极安排有效制度,如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创业和企业创新,带动就业,增加劳动收入增加,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提高居民获取高收入的能力,积极拓宽城镇与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比如利息、股息、红利、租金、土地流转收益等,促使中等收入者规模逐渐增加,收入分布结构逐渐向“橄榄型”转变。

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期间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升华。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完善市场体制及机制的功能。对市场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解,不仅限于市场运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重要的,是供求背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有效的激励约束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就要求,要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度;着力构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法律机制,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等。

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做到宏观调控的有度、有序、有效,实现权责法定、全面履责。所谓权责法定,就是要求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所谓全面履责,则是要求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资源配置回归市场,政府调节归位、规制到位。促使政府与市场之间资源配置的权责界限更加清晰,政府遵循“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现代法治政府行为准则,完善法制,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作者分别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上海建桥学院副教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