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2019

发布日期:2019-09-04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2017年3月,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设立的。2016年10月,第三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会议提出,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设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相配套常设论坛的建议,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上海市社科联”)通力合作,构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交流平台,推动学界与政界互动,中国与外国对话,努力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话语体系建设品牌论坛。这对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增强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17年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先后围绕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发表学术演讲,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与社会效应。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研究院、上海市社科联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于2019年7月20—21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以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华美学学会等八家专业学会(以首字拼音为序)作为学术支持单位,邀请国内文学理论领域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设立多个讨论小组,为广大学者提供互动交流平台,深入探讨中国特色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曹文泽分别致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主持开幕式。

  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翁铁慧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学界作为文艺战线、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构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应将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将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目标;将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积极做中国学术的创新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院长 李培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中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套叙说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经验、中国文化的概念、思想、观点。为此,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要与学术体系建设有机融合,还要体现中国特色、走向世界。我们要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标识,反映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实践的学科化概念,构建一套完整、系统、有内在逻辑的话语体系;同时,还需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教材体系的构建,让中国的话语体系走向世界,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加快构建中国文论话语权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徐炯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工作一直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文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部分,彰显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话语库,文学理论集中体现中国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文论话语权是中国文学研究主体性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同西方文论进行人文交流、开展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和保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话语体系日显雏形。但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依然深受西方影响,“失语”的状况仍然存在。如何直面现实问题,回应各方关切,归纳和总结中国经验,加快构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亟待中国学者回答的一份时代问卷。

  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 曹文泽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对于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等重要讲话中,都对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作出相关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和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重要论述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第二,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式方法;第三,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重视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主体性构建。

  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权衡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是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常设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服务。

  该论坛创办于2016年,今年是第三届,我们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延续以往两届论坛的成功做法,紧紧围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这个重要主题,围绕“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深入交流、研讨、碰撞思想火花,就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积极发表真知灼见。

  高度重视构建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 张江

  论坛期间,张江主持了著名作家、评论家对谈,并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复旦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南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就“新时代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互动交流。张江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个问题上指出,当代中国作家作出了值得肯定的巨大贡献。当下我们谈论如何构建文学理论话语体系,需要将文学创作、文学经验、文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从理论高度对现实作品展开具体研究。宏大的中国故事,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人、事、物上。每一个作家所写中国故事,应该就是他自己的故事,描绘的是他的日常生活,具体而生动,从中表现出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与体会,所有的情感都灌注在这些故事之中。

  新时代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贾平凹表示,要写好中国故事,需要文学工作者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对各种社会现象有充分的了解和独特的思考。此外,我们还应有宏大的视野,将想要表达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融入文学创作中,使文学作品能够最大程度、多样化地还原时代的面貌。

  南帆表示,从文学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必须将个人的特殊经验、感觉和整个民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将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历史串联起来,以生动、具体的中国化生活细节填补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更加具有世界性。

  王安忆回顾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从修饰和文学批评的角度分别解释了“新时代”“中国故事”两个名词的具体含义。她认为,文学实践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我们作为文学工作者,应以书写中国的历史,书写中国政治史、社会史为己任,真实准确地记录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程光炜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重视研究好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国故事”是宏观、抽象的概念,只有落实在某一个具体地方的舞台上,才能真正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真正展现出某一个时代中国命运的缩影,为今后重新解读中国故事的内涵提供新的角度和素材。

现实主义中国传播70年考论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 蒋承勇

  “五四”前后,起始于19世纪的西方现实主义传入我国,并产生深远影响。100年来现实主义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既有对五四新文学写实传统的传承,也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真正高水平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尚不充分,对19世纪现实主义的真实观念、审美价值及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之关系等的研究,都有待深入发掘。通过深入发掘与研究19世纪现实主义的审美价值、真实观念以及其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之关系等,我们发现在19世纪崇尚科学、崇尚实证理性时,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在“写实”倾向上确实有同根同源性。自然主义作家强调体验,用“体验”这个载体让生活进入文本,不是现实主义的再现。由此,自然主义完成了对西方文学传统再现式的现实主义的一种革命性改造,实际上它革命性地改造了现实主义的再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民族特征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 祁志祥

  曾几何时,由于解构主义的盛行,反本质、反体系、反逻辑成为中国文艺理论界的一种风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为文学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可在表现形态上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这项工作就需要今人去做。经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多年研究,我们从中国古代文论中选取几十个代表性的范畴和命题,按照文学观念论、创作过程论、批评方法论、历史演变论的逻辑结构去加以呈现,并用“文以意为主”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构建起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主义文论体系,与西方传统的再现主义文论体系形成鲜明对照与有益互补。这些代表性范畴的对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作了丰富而严密的建构,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论,从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论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论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会长 党圣元

  作为新时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构建,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置身于这一新的历史语境和时代风云气象之中,我们需要以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学术立场和培根铸魂的理论导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四个坚持”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论思想进行新的开掘,以强烈的现实使命感,从问题意识出发,面向当下中国文艺文化和社会现实,审视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努力创新和形成符合时代需求、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阐释方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现实、紧跟时代、面向世界,为推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话语体系构建,为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新境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变异学建构了中国比较文学学术话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 胡晓明

  变异学是对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中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重大理论缺憾的纠正和弥补,是指跨国、跨语言、跨文化、跨文明的文学在交流中呈现变异状态,以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文学在相互阐发中出现的变异状态。变异学成功建构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是中国话语理论建设的良好开局。它不但弥补了西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缺憾,解决了不同文明文学的可比性问题,从学理上消除了“西方中心论”,而且创建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新话语,推动了文学比较研究真正的全球化,拓展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我们敢于发现西方话语的重大缺憾,善于与国际学术界主流话语沟通交流,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理念、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新时代的中国文论从何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 胡晓明

  新时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其实从深层次来讲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前瞻性的文化视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论要取得重大突破,应着眼于当代中国思想的实践,以问题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激活中国文论的现实生命力。如果我们不仅是从创作的角度、学术研究的角度,还能从当代需求的生活领域来构建中国文论,或许能找到一种新的探索方式。未来中国文论可突破的方面主要包括中国文论知识体系的突破、中国文论文体形态的突破、中国文论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的突破三个方面,这是中国文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

文学批评:开放解读及其边界

  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 南帆

  现代文学批评时常会遇到批评家提出的解释鞭辟入里,同时又令人意外的状况,这种新颖的解释可能隐藏着某种让我们感到不适应的地方,好像撕裂了作品的有机整体。20世纪的很多文学批评专注于某些既定的主题,而不顾作品的基本框架。文学批评解读与作品表象之间的紧张,恰恰是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之一,但是,这些文学批评往往使紧张演变为断裂。文学批评的解读仿佛与作品脱钩了,批评家的观点击穿了作品的基本框架,作品的有机整体遭到割裂。作品有机整体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抒情作品、叙事作品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有机整体结构?这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20世纪文学批评的解构思想对于有机整体观念进行了挑战。足够的理论压强可能突破作品有机整体结构,这或许是文学批评必须接受的一个前提。

  文学批评中的材料考据极其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程光炜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表示:“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材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为的一些记录,不从这里入手分析历史,这种批评是无法想象的。材料批评性具有三层意思。其一,材料不是纯粹思辨性的理论,然而,它批评历史现象的犀利性,丝毫不亚于思辨性理论。其二,材料实际是由纯粹思辨理论组织而成的,根据福柯在《知识考古学》里的表述,史料在档案馆是杂乱无章堆在一起的,历史学家只有将它们按照某种意图排列起来,才产生特殊意义。其三,与一般的理论批评不同,材料的批评性有后发现特点,不断发现新的素材内容推进研究,从而得出结论。为此,文学批评中对材料的考据极其重要。

  70年来中国文学阐释模式之嬗变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李春青

  文学阐释主要是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一种反思。阐释学有两种,一种叫哲学本体论的阐释学,面对的不是阐释方法,直接面对阐释本身,阐释与人存在的关系,所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哲学思考,价值很大,启发也很大,但不大容易直接指导文学阐释实践。另一种阐释学叫方法论的阐释学,就是在解读文本中,如何面对文本的经验、方法对其进行总结,这种阐释学对文学批评及对文学阐释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下,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因为我们文学批评做得很好,纯理论搞得很好,但是文学理论对批评本身的反思做得不够,这就是文学阐释学需要做的工作。这方面不是从哲学概念中来寻找理论依据,而要从文本中找依据,这个文本,不是从文学作品中来,而是从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来的。具体的阐释实践是作为方法论的文学阐释学,这种阐释学对文学研究有指导意义。

  资源分层、内外循环、理论何为——中国文论 70 年三题

  深圳大学教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高建平

  自1949年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经历了曲折变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70年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争论,其中有三个问题贯穿始终。第一,理论的资源分层。开始是苏联资源与我国根据地资源的结合,后来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接受了古代和外国的文论资源,以及“五四”以来的现代文论资源。第二,中国文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循环。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论重视内部研究,中国文论重视外部研究。20世纪80年代,西方重视外部研究,中国重视内部研究。现在又出现了第三次错位。西方回到内部研究,而中国强调外部研究,其实还是应该回到内外兼修的道路上来。第三,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变化。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描述和研究,可以从中窥见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轨迹,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

  确立主体性是构建话语体系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白烨

  结合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来看,主体性问题的确在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中至关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第一,从新时期的文学发展来看,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讨论以及逐步确立,使文学的各个方面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活力,促动了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全面觉醒与强劲显现。第二,理论批评家也需要在理论批评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文学理论与评论的个性化,是理论家和评论家在文学的理论评论工作中应该孜孜以求的。第三,主体性也与文化自信密切相关。我们不仅要真正确立我们应有的主体性,而且要把主体性和文化自信内在地融合起来,要在当下的文学理论批评实践中确立文化立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主体性,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人文学科如何对标当代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朱国华

  人文学科的危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第一,以前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研究型大学和文理学院三分天下,现在均衡的态势结束了,表现为人文学科招生人数急剧下降。第二,古代的教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文学科都被认为占据大学的最高地位,如今人文学科不再处在大学的统治地位。不过,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学科的地位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难说存在着危机。第三,大学学术自主性的内在要求不得不让步于社会就业需求,由此威胁着人文学科的生存发展。第四,人文学科危机或被言过其实地理解为知识体系结构内部的崩解。今天中国在不少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人文学科与西方相比,整体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持续发力,争取创造辉煌。

  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宁

  文学和文化理论在西方陷入低谷时,却在中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中国当代文论的国际化,一些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有影响力的学者型批评家不仅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实践出发,针对当代西方文论遭遇到的困境提出质疑和批判性分析,同时也基于中国学者的立场,提出了若干促使中国文论走向世界的对策和路径。一批中国文学理论家在接纳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对西方理论的批判和思考,提出自己的理解,并主动与西方学者进行讨论和对话。此外,一些学者在阐释中国当代文论走向世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后,提出了“后理论”的概念,认为“后理论”时代的来临,标志着西方理论在衰落,同时非西方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就有可能在西方文论显出困境的地方做出我们的建树。

  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及其中国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宁

  文学理论话语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20世纪文学理论在“语言学转向”的总体背景下,经历了“形式转向”与“话语转向”两个阶段。推动文学理论“话语转向”的最大功劳归诸福柯,后期福柯的理论话语经历了从考古学到谱系学的演变,这对于文学理论话语转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审视当代话语理论提供了参照。第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近代以来,一批批有识之士在新知与旧学、现代与传统、域外与本土、高雅与通俗等多种力量关系之间寻求出路,推动了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第三,“关键词批评”的历史主义取向。我们没有必要在一些分歧和纷争中纠缠,需要着重关注的,应是关键词在时光隧道中穿行的轨迹,以及在穿行过程中社会历史语境和权力关系对它的规定和形塑。

  中国文论的话语范式转换与新文论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金元浦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经历了范式转换。首先我们进行了语言论的转向,在语言论转向中走向文学的内部,走向文学自身的本体研究。在世纪之交,文学范式上进行了更大的变革,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越界、扩容与文化转向的新世纪。新世纪里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提出了文学必须重新面对当时的现实,是现实给我们提出要求,让我们越过传统的边界,关注视觉、文学、视像、文化,关注媒介文化、网络文学、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在40多年时间里,我们将西方百年历时性的文论做了共时性的整体翻译,有了全球的视野。随着未来5G数字时代的来临,我们要关注数字人文,关注数字审美主义。面对当前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将会全面改变中国文学的现实,文学必然发生重大的变革,进入到上千万人的创作及全世界几亿人进行的网络文学阅读中,这样的愿景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中国文学的现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