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音乐中的百年党史 |
|
|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党性教育铸魂立根的要求,学院于6月24日晚举办主题为“血色浪漫——音乐中的百年党史”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学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题研讨班、厅局级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改革攻坚能力”专题培训班等班次学员聆听了这堂音乐党课。院务委员、培训部主任张生新,培训部副主任胡志勇以及培训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带班老师共同参加。 国家一级作曲、上海歌剧院原副院长李瑞祥携歌剧院演员谢楠、郭冬家、李可非、周琛,用音乐的语言讲述了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百年党史。音乐党课按照时间脉络,从建党之前历史背景开始,分别选取建党初期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代表性曲目,且讲且演,声情并茂,寓教于“乐”。 当演员唱响“‘五四’纪念爱国歌”,那一句句“为民众而争正义,军拼刀枪都不顾,精神冠古今,壮哉此日!壮哉五四!”,学员们仿佛被带回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旧中国,看到了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拼力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只为了重塑国家命运。当“国际歌”的旋律响起,唱出的不仅是全世界“奴隶”的苦难和呐喊,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心。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我们党开始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秋收起义歌”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革命道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炮火连天的岁月,唤醒了国人同仇敌忾的民族士气,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爱国志士奔赴抗日战场,并在建国前夕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熟悉的前奏响起,在场学员肃然起立,怀着庄严的心情,共同唱响国歌。 演员们现场演绎了民族歌剧《江姐》选段“渣滓洞审讯”唱段“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那一声声慷慨高歌,唱出的是共产党人的誓言,是他们为之牺牲的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音乐党课以一首“不忘初心”划上休止符。上海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百年前,党从这里出发,走出一条鲜血浇灌的革命之路、理想之路,走出一条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路。在建党100周年伟大时刻,唯有不忘初心,才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唯有砥砺前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员深为感动、深受教育。文化班学员刘成说:“听完这场音乐党课,对百年党史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许多学员还谈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形式新颖、触动人心,与培训课程互相呼应、互为补益,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文化班学员万学科表示:“浦东干部学院师资力量强大,培训理念先进,培训效果显著……说真的,很久没有听过这么‘过瘾’的课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享受了一次次知识饕餮盛宴。这既是一次高水平的业务培训,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历练,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让我们重新‘回炉’,经受了淬炼。” (培训部 张紫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