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改革】江口县“三个强化”赋能旅居民宿高质量发展 |
|
|
|
时间:2025年6月3日 来源: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江口县全力抢抓“黄小西吃晚饭”把梵净山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战略机遇,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把发展旅居民宿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强化品牌引领、行业管理、业态融合,全力推动旅居民宿产业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一是强化品牌引领,打造旅居民宿集群。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把地域饮食、民俗、生态、农耕等文化充分融入旅居民宿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植入观景、康养、文创等元素,形成“一宿一品”特色主题,全力推动环梵净山旅居民宿集群发展。目前,全县有旅居民宿140余家,其中全省示范民宿12家,国家乙级民宿1家,金山级民宿7家,银山级民宿4家,青山级33家。2024年中国民宿蓝皮书·山地民宿主题交流会、贵州省民宿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江口县召开。 二是强化行业管理,提升旅居民宿质量。出台《江口县民宿客栈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民宿、旅居行业规范,成立江口县民宿协会组织,实施民宿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有创意的年轻人参与民宿规划、建设和经营。同时,把民宿经营者、民宿管家优先纳入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乡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训体系,依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民宿行业协会及文旅部门等资源,建立江口县民宿产业发展智库和培训基地,不断提升民宿经营主体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全县民宿人才库145人在库,培训基地开展专业培训25期2600余人次。 三是强化业态融合,释放旅居民宿红利。探索建立“公司+农户”“创客+农户”、农户自主经营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宅基地等资产资源,参与旅居民宿产业发展。注重通过旅居民宿产业发展,有效保护传承云舍、寨沙128家,户均增收30余万元,民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2000余人,年人均增收2.4万余元,2024年全县旅居民宿接待过夜游客30万余人次,经营收益达6000万余元。 |
|
|